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[骨質疏鬆症] 五秒鐘快速自我評量 (台灣版) OSTAi


超簡單,超快速!
五秒鐘得知自己是否為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群。


停經後女性
  • 骨鬆自評指數 OSTAi index = 0.2*(體重-年齡)
  • 閾值為"-1"
  • 若是 OSTAi index < -1,為骨質疏鬆症的中高風險群 (約七成有骨質疏鬆症),建議進一步接受 DXA 骨質密度檢測。


50 歲以上男性
  • 骨鬆自評指數 MOSTAi index = (0.3*體重)-(0.1*年齡)
  • 閾值為"11"
  • 若是 MOSTAi index < 11,為骨質疏鬆症的中高風險群 (約五成有骨質疏鬆症),建議進一步接受 DXA 骨質密度檢測。


舉例說明:
60 歲女性,體重 50 kg,OSTAi index = 0.2*(50-60) = -2,小於閾值"-1",故為骨質疏鬆症的中高風險群。

65 歲男性,體重 60 kg,MOSTAi index = (0.3*60)-(0.1*65) = 11.5,大於閾值"11",並非骨質疏鬆症的中高風險群。


OSTAi = Osteoporosis Self-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 Postmenopausal Women
MOSTAi = Modified Male Osteoporosis Self-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
DXA = Dual-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 (雙能量X光吸收儀)


Reference:
1. Su FM, Liu DH, et al.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Osteoporosis Self-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 (OSTAi) Postmenopausal Women-A Sub-Study of the Taiwan OsteoPorosis Survey (TOPS). PLoS One 2015;10(6):e0130716.
2. Liu DH, et al. Modified Male Osteoporosis Self-Assessment Tool for Taiwan (MOSTAi)-A Sub-Study of Taiwan OsteoPorosis Survey (TOPS). Osteoporosis and Sarcopenia 2015;1(2):135.
3. 2017 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(http://www.toa1997.org.tw/download/2017_TOA_guideline-0615.pdf).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.

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

[身體組成分析] 體脂肪 肌肉量 檢測法比一比:BIA vs. DXA

BIA 與 DXA 是身體組成分析(體脂肪、肌肉量)的兩種檢測方式。

以下就 檢測費用、檢測時間、輻射暴露、精確度、可否檢測骨質密度 等五項來做比較:


生物電阻抗分析法(BIA)

坊間健身中心或減重門診常見的體脂計或身體組成分析儀,多是利用 BIA 去做檢測的。

BIA 可以檢測體脂肪及肌肉量,但無法檢測骨質密度。

BIA 的好處是沒有輻射,但比較會因為體內含水量的多寡而影響檢測結果。



雙能量X光吸收儀(DXA)

DXA 是專業的醫療級儀器,僅需使用極微量的輻射#,即可同時檢測骨質密度、體脂肪及肌肉量,總檢測時間約 5~10 分鐘

與 BIA 相比,DXA 的檢測結果較為精確。

大部分的 DXA 是設置在醫院的放射科(放射診斷科/影像醫學部),少數的高階健檢中心或診所也可能有設置 DXA*;
但有些 DXA 只能檢測骨質密度,並無法檢測體脂肪及肌肉量,建議前往檢測前先以電話詢問一下該醫療院所。

目前,以 DXA 檢測體脂肪或肌肉量均未納入健保給付,需自費做檢測。

# 關於 DXA 的輻射劑量,可參考這篇:常見影像檢查的輻射劑量

* 台灣 DXA 的設置地點,可參考這裡:台灣DXA分布



◎適合檢測對象
  • 生物電阻抗分析法 (BIA):
    一般民眾均可檢測。
  • 雙能量X光吸收儀 (DXA):
    1) 想了解精確的身體組成者;
    2) 有檢測骨質密度需求之中老年人;
    3) 醫師評估須以 DXA 做檢測者。

◎延伸閱讀:[肌肉量檢測] 我有肌少症嗎? 醫師教你這樣解讀

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

[肌肉量檢測] 我有肌少症嗎? 醫師教你這樣解讀


關於肌少症(Sarcopenia),可參考這篇照護線上的文章:肌肉變少、肌力變差的肌少症,有詳盡的介紹。

簡單說,只要 肌肉量減少 + 肌力減弱,或是 肌肉量減少 + 行走速度緩慢,即可診斷為肌少症。

而身體肌肉量的檢測,可利用下列兩種方式:
1) 生物電阻抗分析法(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, BIA)
2) 雙能量X光吸收儀(Dual-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, DXA)




雙能量X光吸收儀(DXA)主要有兩大廠牌:GE 及 Hologic。

以衛福部台中醫院的 DXA 為例(廠牌為 Hologic),檢測結果(身體組成分析)如下圖:



密密麻麻一堆表格數字,是要怎麼解讀呀?
其實並不難。

肌肉量的評估,要看四肢肌肉量

用 DXA 做出來的身體組成分析,將身體組成區分成三大部分:脂肪(Fat)、瘦體(Lean)、骨頭(Bone)。

所謂的“瘦體(Lean)”,是指“肌肉”加上“脂肪除外的內臟組織”。

而肌肉量的評估,要看四肢肌肉量;由於四肢並無內臟組織,所以四肢瘦體量即可視為四肢肌肉量。

以上圖為例,要抓出表格內的四個數據:左臂(L Arm)、右臂(R Arm)、左腿(L Leg)、右腿(R Leg)的瘦體量(Lean),將之加總,得出四肢肌肉量為 22826.0 公克(g),換算成公斤為 22.826 公斤(kg)。

另外還要知道受檢者的身高,如上圖受檢者為 177.1 公分(cm),換算成公尺為 1.771 公尺(m)。

四肢肌肉質量指數(SMI)

而肌肉量有否減少,要看 四肢肌肉質量指數(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, SMI),算法如下:

SMI = 四肢肌肉量(kg) / 身高平方(m2



DXA 的檢測結果,亞洲男性 SMI < 7.0女性 SMI < 5.4,即為肌肉量減少
2019 年更新:不分種族及檢測方式,肌肉量減少一律定義為男性 SMI < 7.0女性 SMI < 5.5

再以上圖為例,此男性受檢者的 SMI = 22.826 / 1.7712 = 7.28,故肌肉量為正常。


後記

GE 的 DXA 做出來的身體組成分析,與 Hologic 的 DXA 類似,肌肉量與 SMI 的算法同上。

至於 BIA 做出來的身體組成分析,若是檢測結果有四肢肌肉量,也是可以用同樣的算法去評估肌肉量。
但要注意,BIA 與 DXA 對於 SMI 的參考值是不同的。BIA 的檢測結果,亞洲男性 SMI < 7.0,女性 SMI < 5.7,即為肌肉量減少。
2019 年更新:不分種族及檢測方式,肌肉量減少一律定義為男性 SMI < 7.0女性 SMI < 5.5

◎ BIA 與 DXA 檢測法的比較,可參考這篇:[身體組成分析] 體脂肪 肌肉量 檢測法比一比:BIA vs. DXA

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

[輻射劑量] 常見影像檢查的輻射劑量


  1. 超音波、磁振造影 (MRI),輻射劑量 0。
     
  2. 雙能量X光吸收儀 (DXA),超低輻射劑量 0.001 mSv,是一張胸部X光的 50 分之 1,甚至比每人每天接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 (0.005 mSv) 還低!
     
  3. 一般X光攝影,輻射劑量最高的部位是:腰椎X光 (1.5 mSv)。
     
  4. 特殊X光攝影 及 電腦斷層 (CT),輻射劑量都頗高。就算是號稱"低劑量"電腦斷層,其輻射劑量也不算低 (1.5 mSv)。
     
  5. 個人認為,輻射劑量 0.5 mSv 以上的檢查,就算是高輻射劑量了。

* mSv = 毫西弗

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

[體脂肪檢測] TR90 前後實測(by 雙能量X光吸收儀)

(舊文重貼,原文發表於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s/jack-chang/tr90-前後實測-by-雙能量x光體脂檢測儀/10152220492667165/


為求符合實驗精神,TR90 期間盡量維持與 TR90 前相同的飲食及運動習慣(不節食、不運動),以避免太多變數干擾結果。

本來我的早餐常常就是一瓶(杯)豆漿而已,所以剛好就把 TR90 的奶昔拿來當做早餐;
本來就沒什麼在運動的我,TR90 期間也持續維持不運動的習慣。
吃東西的量也差不多,稍微有做調整的是吃東西的種類比例,按照 TR90 的 3333 原則,提高動物蛋白及植物蛋白的攝取量。所以 TR90 初期常常會發現"肉"吃得不夠多,宵夜還要趕緊來補充一些蛋白質!

我這樣子搞,應該可以將節食及運動的干擾因素降到最低!因為節食可以減肥,運動也可以減肥。
不節食、不運動,只靠 TR90 有效嗎?
還有它號稱可以只減肥肉(脂肪)、不減肌肉,真的嗎?


經過三個月本人親身下海實驗(沒有通過IRB人體試驗委員會),雖然體重只減了 3.7 kg,但是體脂肪減了 6.5 kg,而且肌肉量也增加了 2 kg!
脂肪質量指數(FMI)則從 9.41(一級肥胖)降到 7.33(脂肪過多),雖然仍有努力空間,但是三個月的時間能甩掉這麼多肥肉,也算是相當令人驚喜的成果了!

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

[介入性疼痛處置] 三叉神經痛 / 坐骨神經痛 (台中醫院)

你有三叉神經痛/坐骨神經痛的困擾嗎?
你知道放射科也有在做疼痛處置嗎?

介入性疼痛處置(Interventional Pain Management),乃是藉由微創手法,將一細針經由體表穿刺至體內特定部位,加以進行局部疼痛處置;
穿刺針的定位,可利用徒手定位、超音波導引、X光透視導引、電腦斷層導引等;
其中,電腦斷層導引(CT-guided)雖有輻射,但具有解剖構造清晰以及手術時間較短的優點,是一種不錯的病灶定位方式。

衛福部台中醫院放射科,為解決病友們疼痛的困擾,特利用多層切電腦斷層導引來進行介入性疼痛處置;
目前可以執行的介入性疼痛處置,主要有下列兩種:1) 三叉神經痛;2) 坐骨神經痛。

三叉神經痛
⇒ 建議就診科別:神經內科、神經外科。

有時三叉神經痛會以類似牙痛來表現,若是牙齒拔了仍持續疼痛,最好還是請神經科醫師評估一下,是否為三叉神經痛。

一般都會先安排腦部磁振造影,來看三叉神經根部是否有被血管或腫瘤壓迫而導致三叉神經痛。

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、開刀治療、放射線治療、介入性疼痛處置等。

三叉神經痛的介入性疼痛處置,乃利用適當定位方式,將一細針經由臉部穿刺至顱底卵圓孔(foramen ovale)處;卵圓孔為三叉神經第三枝(下頷枝)的穿出處,在此處施以 脈衝射頻(pulsed RF,需自費)或是 注射類固醇+局部麻醉劑(健保給付),可緩解三叉神經痛,效果約可維持一至三個月。



坐骨神經痛
⇒ 建議就診科別:神經內科、神經外科、骨科、復健科、中醫科。

一般都會先安排腰椎磁振造影,來看是哪一節的神經根被壓迫而導致坐骨神經痛。

治療方式有藥物治療、復健治療、中醫治療、開刀治療、介入性疼痛處置等。

坐骨神經痛的介入性疼痛處置,乃利用適當定位方式,將一細針經由背部穿刺至腰椎硬脊膜外(epidural space),在此處施以 脈衝射頻(pulsed RF,需自費)或是 注射類固醇+局部麻醉劑(健保給付),可緩解坐骨神經痛,效果約可維持一至三個月。


免住院  免開刀  效果好  風險小

介入性疼痛處置,不須住院,在門診即可安排進行(須預約);一般僅須局部麻醉,手術時間約一小時,術後觀察半小時,若無不適即可返家。

而利用電腦斷層導引來進行介入性疼痛處置,由於定位精準,安全性高,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很低(< 0.1%)。

若您有以上疼痛的問題,想評估是否可以安排介入性疼痛處置,請詢問您就診的主治醫師,謝謝!



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

小蝦米打敗大鯨魚 (HAIC vs. SIRT for CRC liver mets)

Effectiveness of Hepatic Artery Infusion (HAI) Versus 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(Y90) for Pretreated Isolated Unresectable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(IU-CRCLM)

文獻出處:
Dhir M, et al.
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.
2018 Feb;25(2):550-557.
(https://doi.org/10.1245/s10434-017-6265-9)

---
燒喔!熱騰騰剛剛出爐的研究論文來了!

簡單說,就是比較 HAIC (肝動脈灌注化療) 與 SIRT (釔90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) 這兩種療法,對於大腸直腸癌肝臟轉移的治療成效。

HAIC (肝動脈灌注化療) 其實是個很古老的治療方式,從 1960 年代開始就有人在做了。
SIRT (釔90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) 則是於 1998 年才發展出來的一種新方式。

先說研究結果:
HAIC 顯著優於 SIRT (整體存活 overall survival 31.2 vs. 16.3 months; p < 0.001)。

另外,HAIC (健保給付) 也比 SIRT (自費60萬以上) 便宜。

真的是小蝦米打敗大鯨魚呀!(握拳)

這是全世界第一篇直接比較 HAIC 與 SIRT 療效的論文,雖然只是一篇回溯性研究,研究對象(病人)也不到100人,但初步能有這種結果,也是頗令人振奮!
尤其是對於經濟狀況不佳的病人,也許可以再考慮一下 HAIC 這種療法。

註:
1. 大腸直腸癌肝臟轉移的病人,無論是選擇 HAIC 或 SIRT,都還是要合併全身性的化療一起做。
2. 原發性肝癌(肝細胞癌)的病人,也是有人用 HAIC 或 SIRT,但目前並無直接比較兩者療效的研究論文。



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

好險,有放射科醫師

50Y/M,因下腹痛至急診,腹部電腦斷層如下:

診斷為急性闌尾炎,隨即安排闌尾切除術。

But,病人的肝臟有長了一顆 2 cm 左右的腫瘤,急診醫師和外科醫師都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;

所幸在放射科醫師的提醒之下,病人出院後回門診追蹤,安排了肝臟磁振造影檢查,影像上的表現為典型的肝細胞癌

病人算是幸運,因禍得福(因為急性闌尾炎而意外發現無症狀的早期肝癌)。

而醫院也免除了一場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......

這就是放射科醫師的價值。

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

放射科醫師的價值

62Y/M,6年前(56Y)因為膽囊炎接受膽囊切除術,當時的胸部X光並無明顯異常;

術前的腹部電腦斷層顯示為膽結石合併膽囊炎,另外在左下肺葉有發現一顆0.6公分的肺結節,當時放射科醫師有在報告內提及此顆肺結節並建議追蹤。


但之後,病人都沒有回院追蹤這顆肺結節......

6年後(62Y),病人因為心臟方面的問題而安排了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,卻意外發現這顆位於左下肺葉的肺結節變大為1.7公分了!

隨後安排了肺部電腦斷層,發現左下肺葉及右下肺葉都有肺結節。


再安排電腦斷層導引組織切片,由放射科醫師採取左下肺葉的肺結節檢體送驗,結果是「肺腺癌」!

---
三點結論:
1. 胸部X光對於肺結節的偵測,是非常不可靠的。
2. 放射科醫師的報告,一定要看
3. 放射科醫師建議要追蹤的,一定要追蹤